奥运金牌褪色!乌兹别克斯坦拳手涉药被停赛,拳击的公平谁来守
“拳击台上,拳头说话”——这句话在今天听起来格外刺耳。北京时间2025年7月31日,国际检测机构(ITA)一纸公告,把去年在巴黎摘下92公斤级奥运金牌的拉齐兹别克·穆洛约诺夫(Lazizbek Mullojonov)推上了风口浪尖:6月11日的一次赛外抽检,A瓶样本检出违禁物质甲基雄酮代谢物,这位26岁的乌兹别克“巨人”被即刻临时禁赛。
消息一出,圈内炸锅。有人感叹“巨人跌倒”,更多人质问:从奥运赛场到职业排名赛,到底还有多少看不见的“药罐子”?
奥运金牌瞬间贬值
巴黎奥运会拳击项目决赛,穆洛约诺夫三回合点胜阿塞拜疆的阿尔方索,高举双臂的画面仍历历在目。如今,金牌挂在墙上,却可能随时被收回。ITA声明写得直白:甲基雄酮属于“非特定物质”,任何时段都禁止,作用简单粗暴——增肌、提爆发。换句话说,这是一种“打一针、壮一圈”的外挂。
职业战绩也悬了
2021年转职业后,穆洛约诺夫7战全胜6KO,本月初刚在利雅得拿下WBC重量级大奖赛的开门红。现在,WBC官网悄悄把下一轮对手换成了美国人丹特·斯通。没有公告、没有解释,只留下一行冷冰冰的对阵表。拳迷留言:“药检没过,比赛资格就自动清零?这速度比出拳还快。”
公平二字,重若千钧
拳击是“最原始也最公平”的运动——双方体重相近、拳套一样,剩下就靠技术与意志。可一旦有人偷偷按下“化学加速键”,天平瞬间倾斜。业余赛场的年轻人练了四年,只为奥运一搏;职业拳手打一场伤残保险都不敢买低额。药检阳性,毁的不只是一个人,而是一条完整的体育运动生态链。
别让“干净人”寒心
消息传回塔什干,乌兹别克拳击协会连夜开会,表示“全力配合调查”,但也留了一句“等待B瓶开启”。流程必须走完,可在不少拳迷看来,A瓶阳性已足够敲响警钟:
公平不是口号,是底线
从奥运村到拉斯维加斯,从4回合新人赛到12回合世界拳王金腰带,拳击需要的不只是聚光灯和钞票,更需要一把不会松动的公平标尺。药检阳性固然刺眼,但更让人担忧的是“查得少、罚得轻、复出快”的潜规则。
B体育官网笔者希冀
大赛前、赛后、休赛期的飞行抽检,必须提高密度,让服用违禁药物者没有可乘之机;
一旦坐实,禁赛期、成绩取消、经济处罚,一个都不能少;
各国拳击协会与职业联盟信息共享,别让“禁赛选手”换个马甲又上场,或者在其他地区获得拳击执照。
拳击的魅力,在于一拳一腿都是真功夫;拳击的未来,在于让每一个干净的人敢站上拳台,不必担心对手口袋里的小药瓶。穆洛约诺夫案还在发酵,但警钟已响:别让公平成为拳击最奢侈的装备。